开放、创新是课改的灵魂,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转移则是课改的一个亮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传统的单纯接受式、封闭、枯燥的学习氛围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建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而课堂要想活起来,学生必须动起来,只有动起来,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真正的发展。人们感知事物是通过多种感官进行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发现: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能有效提高记忆成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的、恰当地使用教具,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和脑等感觉器官,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吸引学生,增加学生信息获取量。这样,教师教也轻松,学生学也愉快。《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在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把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关注的中心,构建以“活动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经验和活动资源为基础。科学观范、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让课堂充满文化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
一、教学的三维目标要明确
上课之前,先要认真钻研教材,调查研究学生以前的知识到底掌握得怎样,对这节课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的设计,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的创作,在课堂中,学生可能会在什么地方卡壳,会在什么地方提出一个什么新的问题等等。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清楚,做到心中有底。总而言之,不能为备课而备课,要根据本班的实际,备本班的学生,这样,自己所设计的内容才会在课堂中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创设动中激趣的情境活动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教学活动前,学生如平静的湖面,通过巧妙地创设“冲突”与“问题”情境,诱发学习动机、产生求知欲望,使学生兴趣盎然,既能吸引学生,又是直观到抽象的桥梁,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活动效果。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老师让学生用三角板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并记录下来,然后老师自信地说:“我不用量你们手中的每一个三角形的角,只要你告诉我其中两个内角度数,老师一定能准确地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不信就开始吧。”结果学生一个个报出,老师一个个答对,可神奇了。这时,学生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就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规律?从而带着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的规律,于是整个课堂都沸腾起来。学生在这节生动活泼、真实有趣的课中获得了较好的感性认识。他们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了。
三、组织动中出新的实践活动
新课标指出:“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算。”教学“认识物体”这一内容时,新教材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体、球这些物体并了解它们的特征后,专门安排了“动手搭出你喜欢的东西”这样的练习活动。根据这材料,我在课中组织开展了“人人争当小小设计师”这一儿童喜爱的活动,把课堂气氛推向又一高潮。各小组成员跃跃欲试,他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动手搭出了各具特色的东西。如彩虹桥、高桥、火车、飞机、机器人,还有一个小朋友搭出了带滑梯的桥,说既省时间又能省力,真是奇思妙想,推层出新。在这里,儿童的非凡创造力又一次得到展示。在这一活动中,学生顺利地完成了动手、动脑、动口以及操作与思维表达相结合的过程。
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课堂上多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更能促进学生在快乐的动手操作中主动获取知识。”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前要求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在课上,让学生在平行四边形上任意画一条高,然后沿这条高将这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部分,再拼成另一个图形(有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在这些图形中,我们可以求出哪个图形的面积?(长方形)。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测量、讨论:1、剪拼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2、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和剪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3、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思考活动,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亲自实践中探索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五、鼓励学生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鼓励创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数学教师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规律,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还要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培养学生敢说、敢想、敢问的精神。
总之,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信念,让我们带着激情走进新课堂,在漫长的课改路上,和学生一道自主、合作、探究。让我们做好“引路人”,为学生营造自主发展的空间。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随机阅读
- [教育理论] 家校结合 共育生态教育
- [教育理论] 问题探路 妙激兴趣
- [教育理论]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道德教
- [教育理论] 现代语文教育的重心位移的
- [教育理论] 破万卷好书 写锦绣文章
- [教育理论] 理解和尊重是沟通学困生心
- [教育理论] “错题集”引领成功之路
- [教育理论] 实践活动,改变了学生学习
- [教育理论]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 [教育理论] 有效调控 打造精彩课堂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教育理论]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魅力
- [教育理论] 打开农村小学生心灵天窗的
- [教育理论]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教育理论] 如何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
- [教育理论] 让幽默伴随课堂
- [教育理论]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 [教育理论] 追问,一种有效理答行为
- [教育理论] 谈新时期职业技术学校的人
- [教育理论]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
- [教育理论] 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创新
- [教育理论] 让生活的灵光在课堂中绽放
- [教育理论] 适当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
- [教育理论] 家校结合 共育生态教育
- [教育理论] 注意习惯培养 提高综合素
- [教育理论] 运用“五大策略” 成就高
- [教育理论] 教师要做“牧者”不要做“